低溫恒溫循環槽的核心溫控技術
點擊次數:35 更新時間:2025-06-26
低溫恒溫循環槽的核心溫控技術主要基于制冷與加熱系統的協同工作,并結合了一系列先進的溫度均勻性保障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以下是對這些核心溫控技術的詳細解析:
一、制冷系統
制冷系統是低溫恒溫循環槽的基礎溫控組件,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壓縮機吸入階段:壓縮機從蒸發器中吸入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
壓縮階段:經過壓縮機的處理,氟里昂氣體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
散熱階段:高溫高壓的氣體通過冷凝器進行散熱,隨后轉變為高壓液體。
節流階段:液體經過熱力膨脹閥的節流作用,形成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物。
蒸發階段:當混合物進入蒸發器時,會吸收水槽的熱量并汽化,從而降低水溫。這一過程循環往復,制冷劑持續帶走熱量,以維持低溫環境。
二、加熱系統
加熱系統主要負責在水槽溫度因熱量散失而低于設定值時進行溫度補償。其工作原理如下:
溫度檢測:當水槽溫度低于設定值時,電子繼電器會自動啟動加熱器。
電阻絲加熱:通過加熱器中的電阻絲產生熱量,從而提升水溫。
電源切斷:當水溫達到設定值時,繼電器會切斷加熱器電源,形成閉環控制。

三、溫度均勻性保障技術
為了確保槽內溫度的均勻性,低溫恒溫循環槽還采用了以下技術:
內置攪拌器:通過強制對流的方式,攪拌器能夠消除槽內的局部溫差。
不銹鋼內膽與循環泵:不銹鋼內膽保證了槽體的耐用性,而循環泵則實現了槽內液體的循環,進一步確保了溫度的均勻性。循環泵還可外接實驗容器,建立第二恒溫場,為實驗提供更加穩定和均勻的溫度環境。
四、智能控制系統
智能控制系統是低溫恒溫循環槽的“大腦”,它采用了PID控制器與高精度鉑電阻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并動態調整制冷/加熱功率。此外,微機系統還能夠修正測量偏差,確保數顯精度達到0.1℃。同時,智能控制系統還具備超溫報警與多重保護功能,確保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
五、循環介質選擇策略
為了適應不同的溫度范圍,低溫恒溫循環槽還采用了不同的循環介質選擇策略。一般來說,根據不同的溫度區間,可以選擇的介質包括酒精、純凈水、甘油水溶液以及油類介質等。
低溫恒溫循環槽的核心溫控技術涉及制冷與加熱系統的協同運作、溫度均勻性保障技術以及智能控制系統的精準調控。這些技術的有機結合使得低溫恒溫循環槽能夠為實驗室提供穩定、均勻且精準的溫度環境,滿足各種科研工作的需求。